债市 逆风环境与修复动能并存

发布日期:2025-09-16 11:56:57   浏览量 :4123
发布日期:2025-09-16 11:56:57  
4123

  上周债市再度面临逆风环境,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和机构行为是主导因素。前期股市走势偏强,政策释放积极信号,债市面临的逆风环境未见改善,尤其是在证监会发布《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的影响下,机构卖盘增多,加剧了债市的调整幅度,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至1.83%和2.11%,超长端债市出现明显调整。


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.80%~1.85%区间面临较大的上行阻力。上周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上行至1.83%附近,市场配置力量有所增加,叠加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的预期升温,以及超额续作买断式逆回购传递资金面宽松预期,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.8%关口受到较强支撑,债市小幅反弹。

  从基本面看,需求仍有走低压力、融资需求偏弱、资金面合理充裕,依然是债市的重要支撑。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,政策强预期向宏观基本面传导的速度仍然偏慢,我国的通胀水平处于底部,工业品涨价支撑PPI降幅收窄,而融资需求依然处于偏低位置,地方政府专项债对经济总量的支撑逐渐减弱,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小幅回落。

  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8月CPI增速有所回落,主要受食品价格上涨不及季节性的影响。不过,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,显示物价水平仍处于磨底阶段。PPI同比降幅收窄,环比增速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下行态势,主要受上年同期基数偏低、“反内卷”政策对工业品价格有所提振的支撑。其中煤炭、黑色金属相关产品价格环比转正且增速靠前,体现了“反内卷”政策对供需关系的改善。预计“反内卷”政策带来的工业品涨价动能,将继续支撑PPI底部企稳,不过PPI的上行弹性仍在于需求端。对比上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本轮“反内卷”政策更加温和,对供需结构的改善将是一个长期过程,因此预计PPI回升的节奏将偏缓,年内大概率维持在负值区间,PPI向CPI传导的速度也偏慢。

  另外,近期公布的金融数据印证融资需求仍偏弱,居民存款搬家迹象初显。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仍然较强,但由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前置发行,当前对社会融资总量的支撑逐步减弱,8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转为少增。而从结构上看,信贷数据仍维持实体融资需求偏弱的特征。M1增速继续走高,在存款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,居民存款搬家现象逐步显现,叠加权益市场表现较好,部分资金流向金融市场。总之,M1增速的走高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支撑强于对经济活动的支撑。

  从货币政策看,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态度未变,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维持平衡偏宽松格局。昨日,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,央行以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。央行在9月5日已开展1万亿元3个月期限买断式逆回购操作。鉴于9月有1.3万亿元到期量,本月买断式逆回购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,为连续4个月加量续作。且9月还有3000亿元MLF到期,不排除央行加量续作的可能。

  海外方面,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临近,随着其开启降息,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将进一步减弱。叠加当前国内经济结构尚待改善,宽信用仍需宽货币的支撑,我国货币政策需维持偏松格局以支撑经济修复动能。在流动性充裕背景下,国债收益率曲线将继续趋陡。

  不过,“反内卷”政策主线持续发力,将带来经济修复预期,叠加股市整体走势偏强、宽信用预期持续发酵,债市逆风环境仍然未变。下半年政策重心转向名义增长和结构改善,强化底线思维,经济底线明确,在“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”背景下,结构性改革依然是政策的底层逻辑。“反内卷”打开价格弹性、在改善民生的基础上扩大消费、“两重”项目、城市更新等仍是政策重心,从促进结构调整角度帮助改善当前经济内生需求偏弱的矛盾。

  当前需求侧下行压力、融资需求偏弱、资金面合理充裕,依然是债市的重要支撑,因此10年期国债利率在1.8%~1.9%区间面临较强支撑,1.8%关口附近市场配置情绪升温。叠加央行超额续作买断式逆回购、重启国债买卖操作预期升温,市场利率进一步上行的空间有限,债市或迎来短暂修复行情。不过,目前债市定价的核心在于市场风险偏好和机构行为,在宏观环境向好、股市资金分流背景下,债基赎回忧虑未消,超长端债市仍面临下行压力,国债收益率曲线将延续陡峭化趋势。

Copyright ©️ 2024 安徽财讯 All rights reserved.
扫码了解更多
18656973322
友情链接: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